为释放武当山世界级文化IP 巨大潜能,激活文化遗产时代价值,搭建“文化+创意+旅游+产业”国际化平台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消费需求深度融合,开启武当山从世界遗产地向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迈进的新篇章,举办武当国际文化旅游创意大赛,文化旅游产品创意、国际旅游线路设计、导游词创作三个赛道进行。现就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赛道有关事项公告如下。
一、时间地点
作品征集时间:2025年10月18日前
比赛地点: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
二、组织单位
主办单位:十堰市人民政府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湖北省艺术设计协会
承办单位: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、竹山县人民政府、竹溪县人民政府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
协办单位:湖北汽车工业学院、汉江师范学院、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、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十堰市文旅体投集团、十堰市绿松石商会、竹山绿松石文化研究会
三、大赛主题
武当,当潮! Wudang, Now
四、参赛对象
国内外高校师生、专业设计师、设计机构、文创企业、文旅行业从业者、非遗传承人等。
五、类别设置
围绕武当太极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,结合绿松石、生漆等特色资源进行创意设计,将武当太极元素转为文创产品,推武当IP商业化。共分二个类别:
(一)武当IP创意设计。以武当太极文化符号为核心,围绕旅游纪念品、文旅场景解决方案、动画、游戏、VR/AR(含 AR 触发点)等内容进行创作设计。
(二)特色产品创意设计。以绿松石、传统生漆两大特色原材料,结合掐丝、錾刻、镶嵌等技术和夹纻、犀皮等古法技艺,实现传统绿松石雕刻、大漆工艺等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设计创新结合。
六、作品要求
(一)参赛作品须为原创,无知识产权纠纷。
(二)基础提交材料。设计图,格式为 JPG(CMYK 模式,300dpi),包含作品整体效果、细节展示及设计说明(说明中需体现文化元素提炼、市场应用场景及转化思路)。同时提交源文件(如 AI、PSD、Sketch 等格式)。
(三)补充材料(根据作品类型选择提交)
1.数字内容类。3D/AR/VR 源文件或轻量化演示包(≤300M),附操作说明;
2.方案类。提交 PDF 格式的方案文本(≤20 页,包含市场分析、转化路径等内容);
3.实体原型类。提交实物照片或视频(时长≤3 分钟,清晰展示作品功能与形态)。
(四)授权说明。所有参赛作品默认授权主办方用于非商业性巡展、宣传推广、成果汇编等活动,主办方尊重作者知识产权,未经授权不用于商业销售。若作品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,将与作者另行签订合作协议。
(五)注意事项
1.作品须为原创,无知识产权纠纷,提交时需同步上传《作品原创承诺书》(见附件 2);
2.多人团队参赛的,需在报名表中注明所有成员信息,由负责人统一提交;
3.国外参赛选手可通过线上提交材料,相关技术支持可联系大赛组委会。
七、活动安排
(一)作品征集
时间:2025年10 月 18日前
(二)线上初评
时间:2025年10月20日—10月22日
评审方式:评审专家线上对作品打分,每个类别评出≤50件优秀作品进入集中会评。
(三)集中会评
时间:2025年10月23日
评审方式:评审专家分类别现场集中评审打分(选手不到场),每个赛道综合评选出6—12个作品列入“武当太极文创未来大师精品榜”,其他入围作品均列入“武当太极文创作品新秀榜”。
(四)学术交流与颁奖
时间:10 月24 日上午9:00—11:00
现场颁奖。现场为入围“武当太极文创未来大师精品榜”选手颁发获奖证书+奖牌+商业合作机会;为优秀作品颁发新秀榜证书+商业合作机会。
在颁奖期间,围绕武当太极文化继承与传播开展跨界学术交流,宣布成立武当非遗创新设计共同体,发布《十堰武当非遗创新倡议》。
(五)作品展示
获奖作品将在武当山随名家大师精品(绿松石、大漆)展、武当文创非遗展同步进行展示。
八、成果转化
(一)商业开发。将获奖授权作品纳入“武当有礼”品牌体系商业转化和线上线下销售。
(二)文化传播。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、制作成宣传视频,在国内外媒体平台推广宣传。组织获奖选手和作品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。
九、评委及仲裁
(一)评委。基于本次大赛的专业性、影响力与落地价值的综合考量,各赛道评委从学术界、政界、商界知名权威人士中产生。
(二)仲裁。由大赛组委会在赛前设立,报主办单位备案。主要负责受理申诉、调查与复议、终裁,同时对大赛监督与纠错。
十、联系方式
投稿邮箱:969225955@qq.com
咨询电话:0719-8126284、18772963223 卓老师
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当国际设计中心
十一、附件
1. 2025国际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
2. 2025国际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原创承诺书
3. 2025国际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评审标准
2025武当国际文化旅游创意大赛组委会
2025年10月1日